在‘四人帮’被打倒之后,华国锋拿出了那张纸条。‘你办事,我放心’,成了‘最高指示’,‘一句顶一万句’。谁反对华国锋,‘你办事,我放心”就成了华国锋手中的尚方宝剑。”

毛泽东连连说:“那张破纸条上的几个字,起这么大的作用,我万万没有想到。”

张霞说道:“我记得有一幅油画,标题就叫《你办事,我放心》,我从电脑里调出来给你看看。”

只见张霞那纤纤细指在电脑键盘上“笃、笃”敲了几下,电脑屏幕上马上出现一幅油画:画面上画着两张沙发,毛泽东斜靠在左边的沙发上,那样子一看就知道在重病之中。毛泽东的目光,注视着右边沙发上坐着的年富力强的华国锋。华国锋的身子略微朝毛泽东倾斜,一副非常忠诚、敬慕的神态。

张霞的手指又在电脑键盘上敲了几下,电脑屏幕上出现一张彩色照片。那是游行队伍浩浩荡荡行进在天安门广场的情景,队伍最前面高举着“你办事,我放心”六个大字,后面则是那幅巨大的《你办事,我放心》的油画。

毛泽东看了,哈哈大笑。

毛泽东笑罢,说道:“电脑这玩艺儿真不错。小张,以后我拜你为师,好好学电脑。”

张军一听,以为毛泽东是对他说,赶紧道:“不敢当,不敢当。我那两下子,是从孙女那里学来的。”

毛泽东又笑了:“你用不着谦虚。我刚才说的‘拜小张为师’,是说拜你的孙女为师。”

张军说:“主席,我们爷孙俩在您的面前,都是‘小张’。以后还是有所区别吧,您像往常那样喊我小张,我听了很亲切。至于我的孙女,她只能算‘小张’,您就像我那样喊她小霞吧。”

毛泽东答道:“好,就照你的办。”

张霞调皮地说了一句:“你办事,我放心。”

张霞这句话,惹得毛泽东和张军笑得前合后仰。





真毛评“假毛”


陪毛泽东玩了一通电脑,张霞说:“主席,电脑的字大小了,你看起来大费劲。还是来点轻松的——看VCD吧。”

“什么VCD?”不言而喻,毛泽东又一回遭遇“新生事物”。

张霞没有正面回答毛泽东的问题,而是反问毛泽东:“主席,刚才那个出租车司机说的那句话,‘这位老先生长得真像古月’,为什么叫我笑痛肚皮?”

毛泽东说道:“这话有什么好笑的?‘古月’者,大约那人姓胡。”

张霞答道:“没错。那人本姓胡,就用‘古月’作为自己的艺名。现在,古月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影星。我给你看古月的VCD,你既明白了什么是‘古月’,也明白了什么是VCD。”

张军也觉得孙女的主意非常有趣:请毛泽东看“毛泽东”,请毛泽东评论“毛泽东”!!

张霞从VCD碟架上,挑选了许多“毛泽东”的VCD。大约由于张军如今专门研究中共党史的缘故,所以他家关于毛泽东的VCD,差不多应有尽有。

张霞解释说:“老早看电影,得上电影院。现在,电影、电视剧都可以印制在光盘上,这种光盘就叫VCD,在家里就能着。还有更先进的,叫DVD,清晰度比VCD更高。这些,都是有关你的电影、电视剧的VCD,你喜欢看哪一部?”

张霞把一大堆VCD放在毛泽东面前,毛泽东简直看花了眼睛:

《少年毛泽东》、《青年毛泽东》、《开天辟地》、《日出东方》、《毛泽东在一九二五年》,《中国出了个毛泽东》、《长征》、《西安事变》、《重庆谈判》、《钟山风雨》、《大决战》、《走出西柏坡》、《开国大典》、《开国领袖毛泽东》、《毛泽东与他的儿子》、《毛泽东与他的乡亲们》、《毛泽东与斯诺》……

毛泽东惊叹道:“这么多呀!如果再拍两部,一部叫《毛泽东的诞生》,一部叫《毛泽东之死》,那就从头到尾都全了!”

毛泽东随手拿起那张《开国大典》VCD,说道:“先看看这一部吧。”

张霞把《开国大典》碟片放进书房里的VCD机里,顿时电视机上就出现“开国大典”四个大字。

毛泽东道:“这VCD,其实也就是小电影嘛!”

张军说道:“主席说得很对。只不过电影拷贝很贵,而VCD碟片很便宜,所以VCD现在很普及,几乎家家户户都有VCD机,都能在家里看电影。”

正说着,屏幕上出现字幕:“毛泽东:古月饰”。

毛泽东明白了:“原来古月其人,是专演鄙人的演员。”

张霞说:“这叫‘特型演员’。”

毛泽东说:“我看过苏联电影《列宁在十月》、《列宁在一九一八》、《斯大林格勒大血战》,那些电影里就有专门演列宁、演斯大林的特型演员。”

毛泽东的话音刚落,屏幕上出现了“毛泽东”——古月饰演的毛泽东。

看着“毛泽东”在那里抽烟,在那里双手叉腰,在那里讲“湖南话”,毛泽东大笑不已:“古月讲的湖南话,那是‘湖南普通话’一点都不像我说的湖南话。还有,他老是用双手叉着腰,好像我毛泽东的腰有毛病似的。你看,他怎么老是抽烟,一天下来,要抽多少支烟?他老是在房间里踱来踱去,不怕把皮鞋的鞋底磨坏了?”

毛泽东边看边评头论足,惹得张军、张霞笑弯了腰。

不过,毛泽东在对古月的表演挑剔了一番之后,倒也这么说:“古月此人,确实有几分像鄙人。”

张霞当年虽然没能报考电影学院,但是对影视界一直非常关心,“超级影迷”一个。她向毛泽东讲起了古月其人:

“主席,在那么多中国人当中,挑选跟你相象的人当特型演员,并不容易。电影制片厂派人找遍大江南北,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。有的人的脸有点像你,可是个子矮小,不行;也有的人个子高大,脸不像你,又不行;还有的人,脸型、个子都还可以,却不会演戏,也不行。古月本来是部队的文化科长,喜欢画画,也能写点诗,但是压根儿没有演过戏。他长得像你,个子也高,在一九八○年被八一电影制片厂发现,就把他的照片送到叶剑英元帅那里去。叶帅一看,就说很像主席,马上下了调令,批准古月调到八一电影制片厂当演员。这样,古月成了扮演你的‘专业户”,古月在二十一年里,在八十三部影视剧中扮演你!古月沾了你的光,名气很大,所以连出租车司机都知道古月。”

毛泽东说道:“那司机数祖忘典,本末倒置。不是鄙人像古月,而是古月像鄙人!”

张霞继续说道:“现在,古月不论走到什么地方,都会被人团团围住,要求跟‘毛主席’合影。古月呢,也总是用湖南话向人们打招呼:‘同志们好!’‘人民万岁!’”

毛泽东笑道:“这个‘冒牌货’,居然这么神气活现!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?他那个‘毛’,是依附在我这张‘皮’上的。”

看完《开国大典》,张霞特地挑了电视剧《长征》,放给毛泽东看。

出现《长征》片头字幕:“毛泽东:唐国强饰。”

毛泽东问:“怎么换了一个‘毛泽东’?”

张霞说:“古月主要演中年后期以及晚年的你,因为那时候你已经有点发胖。唐国强演中年的你。”

毛泽东屈指一算:“长征的时候,我四十二岁。”

屏幕上出现头戴八角帽、一身灰军装的毛泽东,面颊消瘦,目光炯炯。

毛泽东边看边评论:“这个‘毛泽东’,没有古月那么像我。还有,这个‘毛泽东’怎么讲起普通话来?”

张军这时解释说:“这是因为电影、电视里的‘毛泽东’、‘刘少奇’总是讲湖南话,‘朱老总’、‘邓小平’讲四川话,老百姓说听不懂,所以后来都改说普通话了。”

毛泽东哈哈大笑起来:“领袖们是应该带头讲普通话。可惜,‘乡音难改’,我怎么也学不会普通话。毛、刘、周、朱之中,要算周恩来的普通话说得最好。”

张霞向毛泽东说起了唐国强:“唐国强本来是青岛话剧团的演员。他的样子有几分像你,所以在一九七六年,八一电影制片厂把他从青岛调到北京,想让他当毛泽东特型演员。可是,试了几次镜头,觉得不算太像。后来,八一电影制片厂找到了古月,从此古月成了中国演毛泽东的‘第一人’。这时候,唐国强跟女演员张瑜、刘晓庆主演电影制《小花》,获得‘百花奖’,一炮走红。后来,他在电视剧《三国演义》里演诸葛亮,又在电视剧《雍正皇帝》中扮演雍正……”

毛泽东说道:“此人既当‘军师’,又当‘皇帝',怎么又来演我这个‘革命领袖’呢?”

张霞作为一个“超级影迷”,居然能够对答如流:“唐国强的妻子叫杜丽,担任电视剧《开国领袖毛泽东》的副导演。她劝唐国强来演毛泽东。唐国强记起二十年前他就曾经要演毛泽东,未能如愿,这一回一定把这个机会补回来。《开国领袖毛泽东》播映之后,很受欢迎。于是,唐国强又在电视剧《长征》里演毛泽东。”

毛泽东说:“此人演我,神似多于形似,也演得不错。张军,你的意见如何?”

张军道:“唐国强跟古月,各有千秋。”

毛泽东笑道:“你可以改行去当影评家。”

张霞告诉毛泽东,《长征》这部电视剧,总共有二十多集,从头到尾要放一整天。不如在看了第一集之后,改看描写中共“一大”的电影《开天辟地》,电影里的青年毛泽东,是一位青年演员扮演的。

毛泽东当即赞成。毛泽东说:“我在《唯心历史观的破产》中讲过,‘中国产生了共产党,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。’我从湖南来到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时候,二十八岁,风华正茂。”

屏幕上出现《开天辟地》片名之后,出现字幕:“毛泽东,王霙饰。”

毛泽东说:“此人的姓是中国的大姓,而名字却是僻字。”

张霞问道:“主席,这‘雨’下面写个‘英’字——‘霙’,念什么?什么意思?”

毛泽东深谙中国古文,当即解释说:“‘霙',也念英,雪花之意。唐玄宗写过一首《喜雪》,其中就有一句‘云密霙飘’,就是说浓云密布,飘起了雪花。此人也许出生于大雪纷飞的冬日。”

屏幕上出现王霙饰演的青年毛泽东,穿一身灰布长衫,一头中分长发,英气勃勃。

毛泽东评论道:“此人倒是有几分像我年轻的时候。”

张霞说:“当时有二十三人前去应试,只有王霙最像,从此他成了演青年毛泽东的‘专业户’。电影《毛泽东在一九二五》也是他主演的。”

当屏幕上出现杨开慧的时候,毛泽东并没有评论是否像杨开慧,而是情绪黯然,不胜唏嘘,大约是电影勾起了他对杨开慧的回忆。

一个上午,毛泽东看了一九二一年的《开天辟地》,一九三五年的《长征》,一九四九年的《开国大典》,毛泽东沉醉在往事的追忆之中。

毛泽东是一个最善于总结、概括的人,笑道:“今天,我荣幸地认识了‘三毛’——青年毛泽东王霙,中年毛泽东唐国强,晚年毛泽东古月。”

就在这时,传来“小放牛”的声音:“主席,有请!”





乔装打扮毛泽东


“小放牛”忙了一上午,忙着在厨房“展现”自己的“手艺”。

“小放牛”是上海人,做了一桌“海派”菜:油炸大明虾,松鼠大黄鱼,清蒸海螃蟹,凉拌海蜇头,糖醋带鱼,芹菜墨鱼,还有一大盆三鲜汤……此外,她还特地炒了一大盆鲜红的朝天椒。

入座之后,张军指着这一桌“海派”菜,对毛泽东说道:“‘小放牛’是属猫的,在海边长大,专爱吃鱼腥。”

“小放牛”随口唱起了《沙家浜》:“一日三餐有鱼虾。”

张军将了“小放牛”一军:“你要知道,主席是湖南人,并不喜欢你那‘海派’菜。”

这时,毛泽东指着餐桌上那一大盆朝天椒说:“菜不在多,有辣则灵。”

“小放牛”说:“我知道主席的名言是‘不辣不革命’。张军也是‘辣椒派’。平时在家,我也专门给张军炒一盆辣椒,备一碟辣酱。不过,我这个上海人,怎么也吃不惯辣椒。”

张军说:“江西人是不怕辣,四川人是辣不怕,我们湖南人是怕不辣。”

毛泽东一听此言,说起了关于辣椒的笑话:“想当年,在长征行军途中,休息时无事,我曾经给刘少奇和周恩来出过一道关于辣椒的智力测验题。我说,猫不吃辣,你们有什么办法叫猫吃辣?刘少奇想了一下说,把猫抓住,往它的嘴巴里灌辣椒,不就行了吗?周恩来想了一下说,猫喜欢吃鱼,用辣椒烧鱼,猫肚子饿了,不得不吃鱼,也就把辣椒吃进去了。我说,你们两个都不及格。刘少奇的办法犯了强迫命令的错误,周恩来的办法犯了诱骗的错误。他们两个倒过来问我,你说该怎么办?我说,办法很简单,把辣椒酱抹在猫的屁股上,火辣辣的,猫不好受,就用舌头把屁股上的辣酱全部舔干净了!”

毛泽东关于辣椒的笑话,把张军一家逗得笑个不停。

张军笑罢说道:“主席向来是个幽默派。”

毛泽东这时说:“子曰:‘食不语’。我今天违反了孔老夫子的教导。不过,已经有好多年,我没有享受这样家庭气氛的聚餐。真该谢谢‘小放牛’,做了这么一顿好菜。但是,我要宣布纪律,下不为例。如果还是这样把我当客人,我就回到那个‘纪念堂’去!”

“小放牛”当即表态:“遵照主席指示,下不为例。”

这时,张军说道:“主席,今天晚上我在饭店请您吃饭。饭店里人来人往,您很容易被别人认出来,那就不好办了。”

没等毛泽东说话,“小放牛”就提出自己的建议:“主席,我是文工团员出身,后来到剧团担任化妆师,我给主席化一下妆,比如沾上络腮胡子,人家就认不出来了。”

“好,好,‘小放牛’的主意不错。”毛泽东显得很高兴,“上午看VCD,那个唐国强能够演中年毛泽东,粘上胡子就成了诸葛亮、雍正皇帝,我何不过一回演员瘾。这么一来,我不光是能够出去吃饭,还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泡茶馆、游公园、逛商场,自由自在,其乐无穷。”

吃完中饭之后,张霞去“收拾残局”——洗碗,而李芳则拿出化妆工具箱,着手为毛泽东设计化妆方案。她的手很巧,在测量了毛泽东前额的资度以及下巴的宽度之后,用勾针勾制头套和胡子套。她说,为毛泽东设计的化妆方案力求简便,朝头上一套或者往下巴一粘,几分钟之内就化妆完毕,便于他随时可以出门。

这时,毛泽东感慨颇多:“想当年,我的轿车路过北京新街口时,见到一家羊肉泡馍店,我已经好多年没吃过羊肉泡馍,就要求下车去吃。起初,我的机要秘书高智说什么也不同意。经我软磨硬顶,总算同意跟我一起进泡馍店。没想到,我才吃了一碗羊肉泡馍,一抬头,发现已经有几十个人里三层外三层把我团团围住,几十双眼睛在盯着我!从那以后,‘组织上’硬性规定,再也不允许我‘擅自’外出吃饭。你们别以为我当中国共产党主席、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有多风光,其实,我的行动一点也不自由,无法享受一个普通百姓的乐趣。过去的皇帝也自叹‘黄圈圈里头有个大圈圈,大圈圈里头有个小圈圈’,那紫禁城就是‘黄圈圈’,皇帝一辈子就只能生活在圈圈里面。当年,乾隆皇帝就多次冲出‘黄圈圈’,三游江南。好在那时没有报纸,没有电影,没有多少人认得乾隆皇帝,所以他只消脱下龙袍,换上便服就行。我就没有乾隆皇帝那么方便,报纸上三天两头登我的照片,连天安门城楼上都挂我的相片,我一出去,就给别人认出来,所以很难走出‘黄圈圈’。”

“小放牛”道:“主席,我一定帮助你走出‘黄圈圈’。”

毛泽东欣然说道:“化妆师。我随你摆布,爱怎么化妆,就怎么化妆。那回,美国总统尼克松来北京看我,我请他抽中华牌香烟。我指了指他的高鼻子,又指了指自己的脸说,我的脸属于‘中华牌脸’。他问我,‘中华牌脸’有什么特征?我说,我的脸,最容易‘适应环境’。比如,给我安上个高鼻子,我就跟你一副模样。你就不行。你那高鼻子,没办法用刀削成我的鼻子的模样。

Prev | Next
Pg.: 1 2 3 4 5 6 7 8 9 10 ... 33


Back to home | File page

Subscribe | Register | Login | 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