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毛老板,你的生意很不错嘛。”毛泽东说。

“全靠毛主席他老人家呀,使‘毛家菜馆’生意兴隆。”毛老板说着,把毛泽东领到那帧巨幅照片前。

这时,毛老板像一位展览会的讲解员似的,指着照片上跟毛泽东握手的妇女说:“这是毛主席老人家回到故乡韶山的时候,跟我母亲握手的照片。我的母亲是毛主席的亲戚。现在,我的母亲已经去世。”

她说着,又指了指照片上那妇女手中抱着的一个三岁女孩说:“这就是我,我也姓毛,是毛主席的亲戚。”

大约毛老板在这张大照片前不知作过多少次同样的解说,所以讲得非常流畅。

毛泽东虽然认识照片上那跟他握手的妇女,那是他的一位远房亲戚。照这么说,眼前这位阿庆嫂式的毛老板,也该算是他的远房亲戚。虽说很难断定照片上的小女孩就是这位女老板,但是从毛老板的脸跟照片上那妇女十分相似,倒是可以断定她确实是那妇女的女儿。

站在一侧的“小放牛”显得很高兴,因为毛泽东就站在这位毛老板跟前,她居然认不出眼前的文老先生就是毛泽东,足见化妆是非常成功的。

“你怎么会当起老板呢?”毛泽东问。

“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,我们韶山人也转变了观念。”毛老板说起话来,像做报告似的,“我们韶山的优势,就在于我们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乡。韶山成了中国的旅游胜地,大批游客前来韶山瞻仰毛主席故居。游客们大都早上从长沙来,中午到韶山,傍晚回长沙。这样就需要在韶山吃中饭。我想,饭店到处都有,我要开一家具有毛主席家乡特色的饭店——毛家饭店。毛家饭店一开张,生意格外红火。托毛主席的福,我这老板越当越大,开起了连锁店,在长沙,在北京,在全国各地,都开起了毛家饭店……”

毛泽东听了“报告”,这才知道毛家饭店的来历,毛老板的来历。

毛老板做完“报告”,带着客人们进入“雅座”——包房,这才离去,因为她又要接待新的客人,又要做“报告”。

理所当然,张军一家让毛泽东坐上座。刚坐下,毛泽东却站了起来,不愿坐。张军不解,毛泽东指了指上座正对面,贴着一张毛泽东画像。毛泽东觉得对着自己的画像吃饭不舒服,便换到背对画像的座位坐下。这时,本来坐在下座的张霞,换到了上座。

刚刚坐定,就听见毛泽东的声音:“我宣布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。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!”

毛泽东抬头细看,这才发现墙上挂着电视机,正在播放关于他的VCD。

张军一家大笑。

紧接着,又是毛泽东在说话:“我们的目的,一定要达到。我们的目的,一定能够达到!”

接下去,播出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》。

毛泽东起初还有点新鲜感,不久就皱起了眉头,把手一挥:“叫服务员把VCD关掉!”

张霞连忙叫来了“湘妹子”。“湘妹子”说:“这是我们毛家饭店的‘经营特色’,是为了创造一种‘走近毛泽东’的气氛!”

“湘妹子”的话,叫毛泽东哭笑不得:“走近毛泽东?!”

不过,她还是遵命把VCD关掉了。

然而,这时候,从店堂里的大音箱传出来嘹亮的歌声:

大海航行靠舵手,

万物生长靠太阳。

雨露滋润禾苗壮,

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!



不言而喻,这又是为了创造“走近毛泽东”的气氛。好在张军和“小放牛”听这歌,勾起“回首当年”的“怀旧情绪”,而张霞则有若闻所未闻的新鲜感,所以大家对这“革命歌曲”也就“听之任之”,只是把包房的门关上,让歌声音量变得小一点。在《大海航行靠舵手》之后,《东方红》、《浏阳河》、《毛主席来到咱农庄》、《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》……一曲又一曲,不断在播放着。

接着,“湘妹子”送来一本红色封面的“毛家菜菜谱”,张军当即交给毛泽东,请他点菜。

在中国各大菜系之中,从未听说有“毛家菜”,就连毛泽东本人,也是头一回看这“毛家菜菜谱”。

毛泽东打开“毛家菜菜谱”第一页,见到上面印着:“最高指示:不辣不革命。”

在这“最高指示”下面,有一行注释:为了适应不同顾客的口味,本店的菜可分为“微辣”、“中辣”、“辣”、“极辣”四等,请向服务小姐说明自己的“辣级”。

毛泽东看了,不由得噗嗤一笑。

毛泽东翻阅着“毛家菜菜谱”,他发现,其实大体上也就是湘菜菜谱,故弄玄虚冠以“毛家”之名。

毛泽东见到菜谱上写着“腊肉”,说这是湖南的“传统菜”。毛泽东喜欢吃腊肉,理所当然列入“毛家菜”。当年毛泽东去北京时,就给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教授送去腊肉。虽说别的地方也有腊肉,但是湖南的腊肉在风干之后,还用火焙,吃起来有一股特殊的香味。

毛泽东见到菜谱上写着“红烧肉”,觉得奇怪,难道这也算是“毛家菜”?

“湘妹子”解释说:“因为毛主席最喜欢吃红烧肉。毛主席以为红烧肉‘补脑子’。所以红烧肉就列入‘毛家菜谱’”

毛泽东看到菜谱上有一道菜叫“江山一片红”,不解何意?

“湘妹子”说:“其实,这就是湘菜剁椒鱼头。鱼头上的红辣椒放得特别多,象征着‘祖国江山一片红’!毛主席一直关心着祖国的统一,希望早日实现‘祖国江山一片红’,所以这道菜列入‘毛家菜’。”

“毛家菜谱”上居然还写着“武昌鱼”。毛泽东同样不解。

“湘妹子”又解释说:“这‘典故’出自毛主席的《水调歌头·游泳》,其中有句‘才饮长沙水,又食武昌鱼。’这表明毛主席喜欢吃武昌鱼。凡是毛主席喜欢吃的菜,都列入‘毛家菜谱’!”

毛泽东问:“你们这里供应‘长沙水’吗?”

“湘妹子”答非所问:“我们这里只有矿泉水,没有‘长沙水’。”

毛泽东道:“‘才饮长沙水’嘛,‘毛家饭店’怎么可以不供应‘长沙水’呢?”

这“湘妹子”的脑子实在不会“急转弯”,居然说:“我向老板反映您的意见。”

“湘妹子”出去找毛老板,包房里一片笑声。

没一会儿,毛老板进来了,手里拿着好几瓶矿泉水,那矿泉水的牌子竟然是“长沙水”。

毛老板说,前几天她回了趟湖南。从湖南回北京时,带了在长沙买的几瓶矿泉水,供火车上喝。后来改乘飞机,这几瓶矿泉水就没喝。文老先生既然喜欢家乡的“长沙水”牌矿泉水,就送您喝吧。

毛泽东拿过矿泉水一看,那商标上印着毛体“长沙水”三字,显然是从他的《水调歌头·游泳》手稿上“克隆”下来的!

毛泽东要喝长沙水原本是戏言。他万万没想到,他的一句“才饮长沙水,又食武昌鱼”,会使长沙的矿泉水公司以“长沙水”作商标,而“毛家饭店”会把武昌鱼列入“毛家菜谱”!这种“活学活用”,使毛泽东充分感受到今日中国浓厚的商业气息。

毛泽东翻看了“毛家菜谱”之后,还是交给张军,让他来点菜。

最先上的,照例是冷盘。冷菜虽然简单,却是正宗的湖南味。就连臭豆腐干,也与众不同,是从湖南运来的。至于辣椒,更是正宗的湘椒,辣而爽口。

一吃这几碟冷盘,毛泽东就仿佛回到了湖南老家。

“毛家菜”的烹饪都很简单,要么炒,要么蒸,所以上菜很快。

毛泽东很有兴味地吃蒸腊肉,剁椒鱼头;

毛泽东也津津有味地吃着红烧肉,清蒸武昌鱼;

毛泽东居然大口大口地喝起“长沙水”。

看着毛泽东吃得那么投入,张军显得非常得意,朝“小放牛”瞟了一眼。因为他毕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多年,所以深知毛泽东生活习惯、饮食特点。

辣椒一吃,热气上窜,毛泽东摘掉了那顶法兰西无沿帽子,脱掉了唐装。毛泽东的座位虽然背对着画像,但是无意之中,正好让毛泽东跟他背后的画像相对照。那位毛老板进进出出,那精明的目光发现这位“文老先生”跟画像上的毛泽东非常相像!

“文老先生,您是毛主席的……”毛老板问道。

“毛主席的母亲姓文,文老先生是毛主席母亲的远房亲戚。”张军赶紧解释。

“怪不得文老先生酷似毛主席!”毛老板指着墙上的画像追问道,“文老先生是毛主席母亲的什么亲戚?湘潭哪里人?听口音,像是我们韶山人!”

看样子,在“毛家饭店”又一次遭到琉璃厂那样的“险境”。

张军倒有急智,他转移目标道:“文老先生是著名书法家,可以为贵店题字。毛老板,你去准备宣纸、毛笔。”

毛老板终于被张军打发走了。

关上了包房的房门,毛泽东与张军一家相视而笑。好在饭局已近尾声,张军悄声说;“此地不可久留!”

毛泽东穿好唐装,戴好法兰西无沿帽,毛老板就进来了,说是已经在经理室备好纸、笔,请文老先生到经理室挥毫。

毛泽东来到经理室,见到书柜里除了陈列着整套《毛泽东文集》、《毛泽东选集》以及《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》之外,还放满“文革”期间出版的各种各样的“红宝书”——《毛主席语录》。另一玻璃柜里,则放满大大小小各种毛泽东像章。

毛泽东提起毛笔,挥就四个大字:“独树一帜。”

当毛泽东在题写落款时,本应写“文润之”,谁知那多少年养成的习惯使他写下了“毛”字。在他正要写‘泽东’两字时,突然醒悟,随即在“毛”字之后写上“家饭店存念”,然后再补上“文润之”。

张军一家在侧,会心互笑,佩服毛泽东随机应变的能力。

毛老板虽然不懂书法,但是懂得“独树一帜”这四个字的含义,当即说:“明天就把文老先生的墨宝送去裱好,然后挂在店堂正中。”

这时,张军找“湘妹子”买单。谁知“湘妹子”却说:“那位老先生已经付过了。”

张军问毛泽东,毛泽东摇头:“我身无分文,什么时候付过?”

这时,毛老板笑了:“文老先生这四个字,就是饭钱!”

毛泽东一行告别了毛老板,出了大门,上了车。关好车门之后,车内又是爆发一片大笑声。

张霞说:“主席这四个字,哪里只值一顿饭钱?!”

张军却说:“看来,万万大意不得!今天在琉璃厂和毛家饭店,都发生‘险情’,主席差一点被人认出,今后可得加倍注意呢!”





第四章 书房夜读


五次选定接班人


从毛家饭店回到万寿路张寓,已经是晚上九时。

张霞把轿车在车库放好之后,已经支撑不住,因为她已经一昼夜未合眼。张军和“小放牛”上了年纪,忙了一天,也感到劳累。尽管如此,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毛泽东年已八旬,更需要马上休息,便为毛泽东铺好被子,放好洗澡水。

谁知毛泽东却说,他不累。他习惯于夜读。他请“小放牛”帮他“卸妆”之后,便打发张军一家早早休息,尤其叮嘱张霞赶紧休息。

张军深知毛泽东嗜书如命,尤爱在夜深人静之际,遨游书海。于是,他安排张霞和“小放牛”在楼下卧室歇息,自己陪着毛泽东上楼,来到那间专门藏书的书房。

那间书房的四壁,全是书橱,全是书,起码有一、两万册。张军喜欢买书、藏书、读书,是当年在毛泽东身边工作时所受的影响。书房里放着一对沙发,张军与毛泽东正好隔着茶几对谈。张军给毛泽东沏了一杯龙井茶,而他自己则习惯于喝红茶。

张军对毛泽东说:“主席,您在中南海颐年堂书房里的书才多呢!我这里的书,跟您相比,太寒碜了!”

张军记得,从颐年堂院中的东门拐进去,第一个房间就是毛主席的藏书室,里面并排两列三十六个大书橱,装满了经史子集、诸子百家的线装古籍以及中外的哲、经、史、文学、艺术、科技、报刊等各类图书。西厢房是毛主席的书房,南、北、西三面是紧挨着的玻璃书橱,东窗下有一张单人沙发和一个小茶几,毛泽东常常喜欢一个人在这里静静地读书。

张军的藏书,不像毛泽东那样方方面面都有,他的藏书集中于中共党史和中国当代政治图书,因为他后来一直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担任研究员。然而,张军的这些藏书,恰恰是毛泽东最感兴趣的,因为毛泽东急切想了解在他“长眠”之后,中国的政治变化,中国共产党政策的变化。

在张军的书柜里,毛泽东见到一大排中共中央文献选集《十二大以来》、《十三大以来》、《十四大以来》、《十五大以来》。毛泽东问:“十六大开了没有?”

张军道:“就要开了。”

毛泽东屈指算道:“十一大,十二大,十三大,十四大,十五大,十六大,在我‘长眠”的这二十多年里,开了五六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。”

毛泽东对于中共党史,烂熟于胸:“从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一大,到一九三五年的遵义会议前,召开过六届全国代表大会。其中一大到五大,总书记是陈独秀。一九二八年,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,斯大林强调应该由工人出身的人担任中国共产党的领袖,于是水手出身的向忠发当了中共中央总书记。”

毛泽东接着说:“从一九三五年的遵义会议,到一九七六年我‘长眠’,这四十一年是我主持中国共产党中央的工作。中共七大是在一九四五年召开的——从一九二六年的中共六大到一九四五年的中共七大,整整相隔十九年!”

毛泽东历数中共七大以来的历届党代表大会:

“中共七大是我作政治报告,刘少奇作修改党章报告;

“中共八大是刘少奇作政治报告,邓小平作修改党章报告;

“中共九大是林彪作政治报告和修改党章报告;

“中共十大是周恩来作政治报告,王洪文作修改党章报告。”

张军接过毛泽东的话,继续说了下去:

“中共十一大是华国锋作政治报告,叶剑英作修改党章报告。

“中共十二大是胡耀邦作政治报告,赵紫阳作修改党章报告。

“中共十三大是赵紫阳作政治报告,李鹏作修改党章报告。

“中共十四大是江泽民作政治报告,李鹏作修改党章报告。

“中共十五大是江泽民作政治报告,朱镕基作修改党章报告。

“中共十六大是胡锦涛作政治报告,温家宝作修改党章报告。”

毛泽东发觉与张军的对谈,富有历史感。他们在回顾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的过程中,等于勾勒了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来的发展史、领袖史。

对于毛泽东来说,在华国锋、叶剑英之后,胡耀邦、赵紫阳也还是他很熟悉的干部。在毛泽东时代,胡耀邦长期担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第一书记,而赵紫阳则是中共广东省委书记。在胡耀邦、赵紫阳之后,江泽民、李鹏、朱镕基、胡锦涛、温家宝,都是毛泽东眼中的“陌生面孔”。

毛泽东向来非常重视接班人问题。毛泽东很早就注意到斯大林的教训。斯大林是在去世前不久,才匆忙确定马林科夫为接班人。后来,赫鲁晓夫取马林科夫而代之,集苏联党政军最高领导权于一身。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作秘密报告,大反斯大林,使毛泽东异常震惊。毛泽东为了防止斯大林的悲剧在中国重演,很早就开始考虑接班人问题。

一九六一年,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华,问起毛泽东的继承人问题。蒙哥马利说:“我认识世界各国的领导人。我注意到他们很不愿意说明他们的继承人是谁,比如像麦克米伦、戴高乐等等,主席现在是否已经明确,你的继承人是谁?”

毛泽东答道:“很清楚,是刘少奇。他是我们党的第一副主席。我死后,就是他。”

“刘少奇之后是周恩来吗?”蒙哥马利又问。

“刘少奇之后的事我不管。”毛泽东答道。

毛泽东又说起斯大林的教训:“斯大林是最有权威的领袖,但缺乏远见,没有解决接班人问题。”

毛泽东不同意蒙哥马利元帅所称的“继承人”,而是采用“接班人”一词。

毛泽东后来对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熊向辉说起跟蒙哥马利的谈话:

Prev | Next
Pg.: 1 ...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... 33


Back to home | File page

Subscribe | Register | Login | N